腰椎间盘突出在福州哪里看好?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有这种疑问:在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之前,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任何异常,但一到医院检查,就和腰椎间盘突出划上了等号。这种几率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占了70%以上,那这是什么原因呢?
腰椎间盘突出俗称“腰突症”,是临床的常见病,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。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,甚至造成残疾,丧失劳动能力。关于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有内因也有外因。内因是基础,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;外因是条件,主要是诱发因素,如外伤(振动、负重)、劳损等
案例分享:老张 男 45岁
我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,三年前,朋友大半夜从外地回来,当时是我骑得电动车去接!当时天实在是黑,加上那天本来就是阴雨天气,前面都是雾,就和旁边拐出来的一辆小车撞上了!我人直接摔在了地上,哪都不痛,就是腰仿佛听到咔擦的声音,原地休息了一会,觉得没什么大碍就那样算了!但也是自那以后,腰就有一阵没一阵的痛着,上医院检查没什么事情,做了些推拿、按摩,腰不痛就没在管了。腰椎间盘突出在福州哪里看好?
半月前,腰又开始疼了,而且疼的更厉害!像有跟筋在往脚底扯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以前休息一会还能动弹,现在只能躺床上,下不了地。家里人急坏了,四处打听找医院,后来在亲戚的推荐下来到了福州中德骨科医院。
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是以现代骨科、疼痛科(关节痛、颈肩痛、腰腿痛及各种疼痛疾病)技术为核心、中西并举、集教学、科研、康复、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骨科专科医院,同时也是省医保、市医保、新农合、工伤定点医院,秉承“能简单,不复杂;能保守,不微创;能微创,不开刀”的诊疗理念,坚持“让每一个病人满意”的服务理念,竭诚为骨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!
腰椎间盘突出在福州哪里看好?入院后,经福州中德骨科医院专家检查,确诊其为“腰椎间盘突出”。老张已存在间歇性跛行,腰椎L4—S1棘突及两侧椎旁叩压痛明显,右小腿较左小腿明显萎缩。右小腿外侧、足背及拇指皮感较对侧减弱。磁共振检查显示,他的腰椎退行性改变伴失稳,L4—5椎间盘突出。
针对老张的情况,主任建议采用德国椎间孔镜微创技术。经过认真对比后,老王接受了建议,治疗当天疼痛明显减轻。
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充分显露椎间孔区域及出口神经根,需切除一侧关节突,然后通过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进行修复重建局部稳定结构;而德国狼牌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技术,通过一粒花生米大小的创口,直接将内窥镜放置到椎间孔区域后,取出卡压神经节区域的游离髓核组织,从而解除压迫。治疗时,镜下可以清晰地探查病变区域的硬膜囊及神经根结构,手术创伤较小,安全性较高。
近些年来,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日渐增高,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一种“职业病”。这类患者中,不少人认为要加强锻炼,增强腰椎力量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,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错误的动作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病情,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,积累伤又会加腰重椎间盘的退变,因此,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。日常生活中有些“危险动作”,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千万别去做!腰椎间盘突出在福州哪里看好?
1、腰间盘突出患者不要突然弯腰
专家表示,向前弯腰的动作会将腰椎间盘往后挤压,易压破后方纤维环,导致腰痛。
专家提醒,如果必须弯腰提重物时,较好屈膝挺腰,使重心尽量靠近躯体中轴线,以减轻对腰部的扭力;洗漱时,膝部微屈下蹲,然后再向前弯腰,以减小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,爬楼梯时,应该尽量扶住楼梯旁的扶手一只脚上楼梯,另一只脚快速跟上,减少单脚承受压力的时间。
2、腰间盘突出患者不要做仰卧起坐
一般来说,仰卧起坐的过程中需要弓背,而弓背会给脊椎、腰椎压力,而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给腰椎太大压力,如果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非得做仰卧起坐,那么建议在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减小仰卧起坐动作的幅度,比如做半身的仰卧起坐。
动作过程中要轻柔缓慢,切忌动作过程中快速、突然发力。
3、腰椎间盘突出要小心练瑜伽
腰椎间盘突出在福州哪里看好?有人认为瑜伽能活动身体锻炼肌肉,适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锻炼,其实并非如此。
专家表示,瑜伽中有一些腰部往下弯曲的动作,此时有脊椎滑脱症者可能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导致脊椎再度滑脱;有椎间盘突出的人,也可能因为弯腰的动作不慎,引发下肢神经压迫更严重。
专家建议,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突出的人在做瑜伽时,不要做桥式动作(就是平躺后,头脚撑地,身体向上拱的姿势),这个动作会加剧症状。
4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别轻易尝试倒走
专家建议: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式可采取倒走,但其实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,因为有腰椎疾病的患者,本来就自身协调能力不是很好,如果是倒着走的话,很容易摔跤,造成骨折等更深层次的创伤。不仅起不到保健的作用,反而旧伤加新伤,伤痕累累。
医生电话:0591-86251881
医院地址: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
版权©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闽ICP备16013431号
(闽-榕)医广【2024】第01-25-03号